【上海高中语文李老师精选】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强化训练典型题目解析||因何行善+乐意行善,奉献自我

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目:

一个人乐意行善,仅仅是因为善良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

因何行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复杂的社会,仍有许多人乐意行善。我认为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心存善意,还有内心的追求与社会的助推。

诚然,一个人乐意行善说明其内心必然是善良的,对万物众生含有一份恻隐之心,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其内心也可能抱有自己的追求与抱负。屈原一生清白廉洁,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改变为人准则,可见其拥有强大的内心与坚定的意志,一心只行善事,有追求而又敢担当,令人心生敬畏。

天下大同,美美与共。除了人内心对自己的追求,很多人行善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作贡献。他们内心不仅有善良,还充斥着一种家国情怀。众人皆知的张桂梅校长,自己省吃俭用,不顾身怀重病,拼尽全力供乡村女孩们读高中,上大学,不仅为她的女校的学生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也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无形中帮助了更多这样的学生。而她们也都拼尽全力学习,渴望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敦煌守护人王浪曾说过一句朴实而又令人震撼的“敦煌在哪,我在哪。”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对敦煌壁画的守护与修复,为了壁画能够传承,将自己融入敦煌,展现了对国家文物的坚守。

除了个人内在的善良或追求,社会发展也成为了一个人行善的驱动力。大数据时代,监控普及,法律与管理制度也正逐渐完善。从前人们内心对行善后反被蛇咬的顾虑也渐渐减弱,而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人。人们的从众心理在此时也发挥了美好的作用,当更多身边人乐于行善,自己也有可能受积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行善之心。周而复始,我们的整个社会会被更多善意包围。

行善,特别是在对自己没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也当在生活中培养行善之心,持着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心态,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因何行善?因为内心的善良与追求,因为伟大的家国情怀,因为社会的助推。何以行善?从自身做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展善意,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得善。

乐意行善,奉献自我

善良是许多人愿意行善的出发点,社会也因善良而美好。但显然,人们乐意行善的背后有各种各样丰富的原因。

“善”,顾名思义,就是“好事”,则“行善”就是“做好事”。我们在注意到社会上有需要帮助的情形常常会由于善良之心鼓动而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完成行善。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行善的快乐会助力我们继续发扬行善之事,温暖社会。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善良的品质是行善的本质。

诚然,乐意行善中洋溢的社会担当的芬芳。有许多职业就贯彻了为人行善的理念,行善作为他们的义务,必须要实现,这也是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的重要培养过程。乐意行善中承载着神圣的职业操守,令人敬佩。

行善的主体涵盖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位于顶端的“自我实现”是人们追求更高自我价值所备受重视的。这是一个奉献自我的过程,行善的过程有助于获得自我满足感,提升自我价值。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去到叙利亚,请求当地人民画下自己心中最美的花,他们说大马士革玫瑰是最高的欢迎礼,这段经历也给予了那位中国女孩心灵的震动,为自己在叙利亚行善温暖众多叙利亚人民而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不仅仅囊括了善良,更将热忱的大爱,对更高价值追求的实现等各种要素涵盖于一体的造福社会的活动。

当善良聚集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浓厚的助人为乐,温暖传递的社会氛围,人们就会不自觉地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善意,可以说,这时的行善已扎根于内心,在社会的带动下自然涌现,仿佛渐渐形成中国古代所说的“大同社会”。

我们再转换一下视角,如果行善的过程不是个人主观上乐意的,但也确实是社会有益的善举,其背后也不仅仅只为与善良这个因素所牵扯。这时的善举更多是一种无意之举,我们于无形之中帮助了自己,帮助了他人,帮助了社会。

我们要恪守善良的本心,将乐意行善作为处世准则,不管出于现状所迫的奋不顾身还是为社会传递关爱,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我们都应当将善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任何需要善举出现的时刻,奉献自己的价值。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